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一百九十四章 诸王认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四章 诸王认怂(1 / 4)

在东北有建虏、西南有叛军,河南尚未平定的局面下,天启二年的大明似乎有些多灾多难。随着冬月的到来,徐鸿儒被送抵京城、随后于西市凌迟而死。冬月十四,二十四节气的大雪抵达,而京城上空的雪花也开始越下越大。在这样大雪的日子中,朱由校过的怡然自得。辽东安稳,中原也无须他操心。唯一需要他上心的西南之事,也随着上月末朱燮元指挥孙传庭等部十余万兵马攻陷水西城、织金关、永宁州、安顺州、平坝卫等地后,收获了完全可控的局面。安邦彦和宋万化只能在都匀府、新添卫、贵阳南部,镇宁这一代苟延残喘,依托地形和明军纠缠,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安邦彦距离失败的日子是越来越近。因此、这样大好的局面,让朱由校除了每日处理奏疏时还会有些头痛外,其他时候都过的十分舒坦。空闲下来的他,命人在内官监背后的太西液旁弄了一个巨大的船坞,并且让人将当初运到京城的柚木都送到了船坞。当船坞完工后,朱由校将京中皇家工匠都叫来,在他的指挥下,一点点的搭建一艘他自己操刀绘画设计的风帆战列舰。朱由校对这艘风帆战列舰的野望很大,在得知天津造船厂已经成功弄出六千料的军舰后,他直接上强度来到了八千料的军舰。这样的强度,让他最近忙的脚不沾地,除了偶尔的常朝外,其他时候他几乎在太西液旁的船坞住下了。后宫的那些嫔妃,也有一个多月没有得到临幸了。便是曾经朱由校爱不释手的张嫣,朱由校也没有接见,而是在魏忠贤和客氏的蛊惑中,一头埋入了八千料大船的建造之中。到了冬月后,他更是连常朝都不上了,司礼监的奏疏除了关于西南、中原、辽东三地的奏疏他会处理外,其他的奏疏都交给了王体乾和刘若愚、魏忠贤三人。能见到他的人,除了船坞的工匠,以及魏忠贤和客氏外,便只剩下了曹化淳。“万岁、郑皇贵妃求见……”太西液船坞隔壁内官监一处院落,当刘若愚的声音在院中响起,小院内书房中还在处理奏疏的朱由校便停下了手中的朱笔,皱眉对院外道:“除了你和忠贤、王体乾、化淳、客巴巴外,其他人皆不见!”“奴婢领命……”刘若愚应下,而朱由校也低头看向了桌上的奏疏。【翰林编纂高攀龙:臣闻齐王领兵而速不……】还没看完、朱由校手一抬,便将奏疏丢到了旁边的一个竹筐中。不出意外,这些竹筐内的奏疏都是弹劾朱由检的,而它们的下场也终将是被丢到地龙之中焚毁,为皇宫各殿取暖。随着朱由检在中原横扫,弹劾他的奏疏也越来越多了,风闻奏事者更是数不胜数。【齐王不经五军都督府,虐杀桃源千户所兵马,臣……】下一本奏疏,又是弹劾朱由检的,而朱由校依旧将它丢到了旁边的竹筐里。这时、轻盈的脚步声也响起,朱由校抬头看去,却见满脸笑意的客氏带着四名宫女,端着五盘十叠菜肴进入了屋内,在书房外的会厅微微躬身行礼道:“万岁、该用午膳了。”“嗯,客巴巴放在会厅的桌上便是。”朱由校闻言,也回应了一句,随后起身走出书房。这时宫女已经为他拉开了椅子,而他坐下后,第一眼便看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海鲜乱炖。除了这道客氏亲手做的菜肴,还有炙羊肉、羊肉包、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蒸鲜鱼,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饺儿,以及一道朱由校没有见过的菜肴。在贡米和泡茶,以及御酒金茎露一壶都端上后,朱由校才对客氏开口询问道:“客巴巴、这是什么菜怎么之前未曾见过”正在倒酒的客氏见朱由校问自己精心准备的菜肴,当即便笑着回应道:“万岁不是说,齐王殿下说过需要准备素菜一道吗这道菜是云南临安府八寨土司上贡的鸡枞菌,味道极其鲜美。”“喔那倒是要尝尝。”听到这话、朱由校来了兴趣,夹起筷子便探入盘中,夹起数片后放入口中,拒绝之后不由赞叹道:“这菌菇倒是味道鲜美,爆炒之后不比一些肉差。”“不过从云南上贡,恐怕需要费不少人力和物力吧”“万岁明鉴……”客氏微微躬身行礼,随后才回应道:“自临安府至京城,四千七百多里,一路上换马换人四十余趟,才用三天送达京城,若是再晚两天,便不能食用了。”这话说出,让朱由校点了点头,略有感叹道:“这八寨土司倒也有心了,今年八寨的贡赋便免了吧。”“奴婢替八寨土司写万岁隆恩……”客氏毕恭毕敬的行礼,好像受到恩赐的是她一样。朱由校见客氏这样,也干脆笑道:“客巴巴这段时间负责我的起居也累了,从内帑领五百两银子零花吧。”“奴婢服饰万岁,又怎么会累呢倒是万岁劳心劳力,要好好休息才是,奏疏没有什么大事,可以让司礼监的人帮忙,以免累到了身子。”客氏一脸心疼的看着朱由校,这让本就处理奏疏处理的有些烦扰的朱由校心中松懈了一些,不由在心底感叹道:“倒也是,天下未有大事,这些言官的奏疏,倒是可以全部交给司礼监处理了。”想罢、朱由校有觉得有些不放心,随后才对门外开口道:“传刘若愚进来。”“万岁、奴婢在这……”刘若愚转身从门左侧走出,跪下以表尊敬,而朱由校见状,便开口道:“以后言官的奏疏不必再交予我观阅了,司礼监自行处置便是。”“另外命御马监提督曹化淳兼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令其即日上任。”司礼监的秉笔、随堂太监有八员,但并不固定,有时候四五人也可以。朱由校让曹化淳进入司礼监秉笔,显然是担心有人欺上瞒下,因此安插曹化淳进去平衡各方。对此、刘若愚没有什么别的举动,而是直接应下,随后起身才道:“万岁、郑皇贵妃没有走,还在门口等着。”“她愿意等就让她等好了。”听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