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第783章 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3章 抉择(1 / 2)

吕蒙道:“大都督话虽如此,以蒙之见,该提前做打算了!”

陆逊也道:“是啊大都督,如今若想保留实力,只有撤出雒阳!”

周瑜心里明白,却是哼了一声道:“大耳贼难道真敢两败俱伤吗!”

吕蒙道:“若是他敢,也就不至于在城外摆下四座大阵,还是怕我军攻伐。

以刘备的实力攻不破雒阳,就算能攻破,伤亡也会多于我军,自然是诸葛亮不愿意看到的!

老将黄盖每日吃醉了酒,就想要杀出城去。

孙权心中烦躁。

周瑜自然看穿了蜀军的伎俩。

他深知对方佯攻雒阳,无非是企图通过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撤离雒阳罢了。

他孙军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这也是蜀军佯攻的原因之一!

另一边,孙军面对蜀军的攻势并未感到畏惧。

毕竟,洛阳城墙高耸坚固,难以攻破;而且他们的兵力也相当充足,可以抵挡住蜀军的进攻。

然而令孙权感到焦虑的是,他所储备的粮仓中的粮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着。

原本十万大军用两年也富裕,可如今雒阳可是有三十万大军!

与此同时,雒阳城内众多百姓家中也已陷入断粮的困境之中。

然而,诸葛亮深知这场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但他无法直接阻止刘备的决定。

于是,向刘备献计道:“我军可以采取佯装进攻的策略。

如此一来,翼德也就不会来烦主公,想必用不了多久,孙权必定会主动撤出洛阳城。”

刘备听后,觉得此计甚妙,便下令让军队按照诸葛亮的计策行事。

蜀军开始对洛阳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但实际上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真正全力攻打城池。

在整个夷洲大城只有两座,可以说一北一南,鲁肃跟蒋钦商议了一下,暂时先将马良和苏飞调往山城。

然后将暂时留用的旧县令一律降为县丞,书学院的学生去做临时县令。

先声明一下,书学院的学生可不一定就是少年青年,这次来夷洲的三十余人,平均年龄都在三十以上。

有的尚在坐着县令或者说县丞的位置被抽调过来,都只是书学院出身的学生而已。

这也是相互间的考量,原本就任的县令不一定没本事,书学院出身的未必就绝对高人一筹。

当夜刘修也是大摆筵席为鲁肃等人接风。

鲁肃和蒋钦虽然比马良和苏飞晚到了一日,若不是马良和苏飞等着抽调荆州各郡县正在历练的书学院学生,怕是要比鲁肃和蒋钦多到二三四。

鲁肃却是顺便带来了一个消息。

刘备和孙权再次燃起战火,开始交战。

虽说夷洲阳光依旧炽热无比,但在中原地区的司隶雒阳,炎夏的酷热却已经逐渐消退。

若是我军粮草充足,耗上一两年,待蜀军懈怠之时,当可破蜀。”

周瑜皱了皱眉道:“子瑜!主公对于撤军去荆州没什么排斥了吧?”

“心中自然不愿,若想保存实力,撤往荆州也是最好的选择,主公也已经认同了。”

“那就且再耗上一月,再寻机会突围!”

……

如果现在不顾一切地发动战斗,且先不说胜负,但势必都会付出惨痛代价!

若真的和蜀军拼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最后还是便宜了曹丕!

诸葛瑾来到城楼找周瑜。

“公瑾!若是我军不管百姓,粮仓粮食当足半年之用,若是接济百姓,也就够三个月的用度。”

“子瑜现如今乃是困局,战不是,退亦不是。”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孙权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这场危机。

尽管孙权果断地实施了强硬手段,强行以低价收购了那些粮商手中的粮食,并将其分配给饥饿的百姓们!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毕竟这些粮食数量有限,又能支撑多长时间呢?

若是军中粮仓再接济百姓,只怕最多还能撑三四个月。

若是百姓彻底断粮,雒阳也必将大乱。

至于张飞不满,刘备自有诸葛亮教他的应对之策:“三弟!你以为为兄不想给二弟报仇么?

而当下若是我军全力攻打雒阳,孙权做为守方,优势远远大于我军,莫要忘了还有曹丕虎视眈眈!

而雒阳已成孤城,只需佯攻,逼迫孙权撤出雒阳!

三弟再领军截杀孙权,为二弟报仇不迟!”

张飞这才作罢。

鲁肃暂时不设郡府,也得到了刘修的认可。

夷洲整顿风风火火的进行。

季节的更替似乎也预示着这场战争将迎来新的转折。

张飞更是心急如焚,整日在刘备面前慷慨激昂地劝说他立刻出兵攻打雒阳,以报关羽之仇!

自从刘备听从诸葛亮之言,并不想对孙权出兵,毕竟孙权早晚会退出雒阳。

但面对张飞无休止的催促和恳求,他既感到烦躁不堪又有些无奈。

终于,在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后,刘备下定决心要向孙权发动攻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