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寒门辅臣> 第六百六十四章 卖混凝土配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六十四章 卖混凝土配方(1 / 2)

顾正臣不容商议。

李敏无奈,只好转去找户部商议,户部不答应,李敏又上书找朱元璋。

朱元璋置之不理。

天下都是老子的,你顾正臣的法子

也是大明的,怎么还能让朝廷买呢,这不合适,你应该主动上交。

“两万贯钱钞还不多?天杀的,你信不信我跑去句容找人拿出水泥,然后安排匠人去打造混凝土,我还不信了,工部这点事都办不成!”

李敏发了狠。

顾正臣并不介意,催促道:“尽管去,若是觉得麻烦,本官也可以先卖工部一点水泥、沙土与小石头,直接拉走。五百斤水泥要你十贯钱,其他附送如何?”

李敏跺了跺脚:“十贯钱就十贯钱,来人,拉走!”

顾正臣笑着安排人将物资交给李敏,继续去忙了。

知不知道关外一些地方不好修筑城池,却因为战争需要不得不修筑城池,朝廷征调了多少民力多少百姓,知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百姓被突如其来的骑兵砍杀,损失惨重!

“将方子交出来!”

李敏直言道。

顾正臣整理了下衣襟,笑道:“工部要方子,自然是不能不给。但你也知道,格物学院户部可是没给拨一个铜板,一张宝钞……”

李敏脸色一变:“户部不给你钱,你还能找工部要不成?再说了,你是户部侍郎!”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也没在意,挂个名头就挂个名头吧,大教场外还有一大片荒地,划拨给顾正臣三十亩,想盖房子就去盖,反正自己不出一文钱。

顾正臣很是忙碌,连儿子名字都没起,就开始在大教场内与外忙碌起来,一边推动新军训练,一边兴建格物学院。

为了展示格物学院的与众不同,顾正臣派人到句容将石灰打造为水泥,然后运至金陵。

水泥制造在泉州

府早已摸索清楚,并不存在技术问题,加上顾正臣竟然还是句容知县,发一道文书,县衙负责,百姓支持,何况当地的石灰矿藏十分丰富。

人才需要一代接一代,青黄不接不行。

学问这东西,不是几个人小圈子能搞定的事,必然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基础,一定的学识基础。

真以为掉下来个苹果,万有引力就出现了?

假的。

牛顿为了弄出来万有引力,借鉴了不少前人的知识,没前人的付出与积累,牛顿未必能到那个高度。

李敏走投无路,接连上了七封文书,最终朱元璋专门让顾正臣参与朝会,并在朝堂之上呵斥了他一顿,言道:“捐给朝廷,方是正道,好好的官员,为何成了奸商?”

顾正臣叹息一番,解释道:“陛下,混凝土的成功是一次次试验出来的,损失人力、物力与财力无数。若工部这次看中了混凝土法,一文不花就拿走,他日格物学院耗费颇多研究出来的其他东西,是不是也要无偿捐献出来?若是如此,谁还有心思尽心去研究……”

“臣以为,但凡新的技术、工艺与物件,皆是先投入而后有所成。为了弥补前期的投入,将所成之物售卖自然是合情合理。再说了,光禄寺的火者也不愿轻易捐出自己创造的拿手菜吧?”

古人对手艺很看重,甚至还有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说法。把混凝土理解为一门手艺,这事就好理解了。像是后世,你就是想加盟开连锁店,那也得需要加盟费不是,怎么可能让你白白拿走方子……

胡惟庸在这个时候站了出

半个月后,李敏垂头丧气地来了,看着顾正臣郁闷不已。

材料对了,可似乎还有什么不对劲,工部召集了几十个匠人尝试,水泥用完了,混凝土也做出来了,可这玩意根本就无法和格物学院的混凝土相提并论。

虽然也处理过,没有什么坑坑洼洼,浇筑的时候也好好的,可过几天到处都是裂缝,而且浇筑地越厚,这裂缝越大。最让李敏无语的是,这些匠人打造的水泥压根就扛不住两锤子……

事实证明,混凝土这东西不是看看就能掌握的,需要方法。

“两万贯钱钞,什么时候答应,什么时候给你法子。”

顾正臣摇了摇头:“陛下不准户部批,但没说不准工部买混凝土配方。

“你需要多少?”

李敏犹豫了下,问道。

顾正臣笑道:“不多,两万贯钱钞。”

混凝土路面,混凝土柱,混凝土屋顶,混凝土楼梯,混凝土碑,混凝土围墙,当然也需要大量的砖石。

这些新材料的应用自然引起了工部的注意,工部尚书李敏在见识到混凝土在建造方面的优势之后,当即抓着顾正臣摇晃起来。

丫的,有这么好的东西为啥不早点说?

知不知道冯胜为了修筑嘉峪关,连土都要放嘴里尝一尝味道了,为了那一座城,多少人连米汤都没得喝,全都弄成糊糊混进去打土块了。

知不知道许多边关为了修复城池,动辄耗费巨大,开山凿石,几里甚至几十里的运输,苦了多少百姓!

同样,顾正臣希望自己可以给大明种下科学的根苗,兴许过个三代、五代,十代,大明可以率先进入蒸汽时代,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

只要这个根苗存在,大明就可以在研究与认识领域占据先发优势。新学问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应用,应该是改变国运的钥匙。

现在,顾正臣打算打造这把钥匙,以格物之名!

朱元璋收到了顾正臣打造“大明格物学院”的文书,对顾正臣想弄一批人才设个独立的学院并不介意,权当多了个“社学”。

但问题是,顾正臣强烈要求自己当山长,他当堂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