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寒门辅臣> 第三百一十九章 迂回进谏,同为大明子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九章 迂回进谏,同为大明子民(1 / 2)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三人,一个是兵部员外郎杨基,他被升任为山西按察司副使,一个是监察御史答禄与权,升任广西按察司佥事,另一个则是光禄寺的吕本,升任为北平按察司佥事。

秦松强压紧张,道:“陛下,句容卫进行过三十轮以上测试,八十步破甲不成问题。只不过……”

“如此神速?”

“苏州府的流民?”

“那孤先去,你们照顾好太子妃。”

沐英一脸疑惑:“共同身份?”

沐英与秦松对太子行礼。

秦松肃然:“回太子,按顾指挥佥事吩咐,我带来了火铳、火药与铅弹,可以为陛下与太子展示,以证明火铳改进切实可行,未来可期。”

朱标没有回答。

不过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

“好一个未来可期!”

没办法,自己是大明太子,这个锅不背都不行。

朱标笑了,打开

远火局取得进展,这是功,是高兴的事。

朱元璋有些震惊。

朱元璋听闻之后,命三人入殿。

沐英禀告:“顾先生特意派了句容卫千户秦松带火铳、火药与铅弹前来,臣将火器交给了五戎保管,他在殿外等候。”

朱元璋笑道,挥手让三人起身。

该嘉奖的时候,事不能多,更不能节外生枝,顾正臣很明白这个道理。

朱标看完将文书递给沐英,沉声道:“顾先生提议在文教之中,抹去地域差异,塑造共同意识与共同身份。”

“呃?”

朱元璋呵呵笑了起来:“这小子倒是认真,只不过欲速则不达,操之过急也不是个办法,让他莫要煎迫匠人过甚,朕给他的时间还多。”

他没有问什么,就推测出了顾指挥佥事另有所图!

秦松恭

朱标接过文书,打开

让每一个官员,每一个百姓,都淡化地域上的身份,更强调另一个身份:

大明的子民!

同为大明子民,当顶天立地,傲然苍穹!

同为大明子民,当同甘共苦,同呼共吸!

良知在痛。

顾正臣沉思了许久,终还是过不去良知这一关。

高启之所以用王锤、王钎“请”自己出手,说明他了解过自己。

顾正臣安抚张希婉睡下,自己则坐在了桌案后,看着烛火晃动,提起笔来。

道路是曲折的,话也得曲折点。

秦松看向朱标,敬佩眼前的太子。

朱标转眼之间就想明白过来,什么大明子民的共同身份,什么同呼吸共命运,感情全都是为苏州府减轻税赋做的铺垫。

朱标与沐英、秦松商议一番后,入宫求见。

顾正臣这封文书写得很是巧妙,他似乎没有在说任何具体的事件,只是提了一种主张,而这种主张,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针对了浙东、淮西人,但不得不说,从朝廷,从未来大明来考虑,过于强调地域性,很容易形成同乡会,形成以地域为主导的裙带关系,继而成为一股力量左右朝廷决策。

“呵呵,句容卫的人来了,想来是顾正臣送来的喜报吧?”

朱标看向沐英,背负双手:“所以,你认为顾先生只是在提一种主张??”

秦松连忙将两份文书递出。

朱标明白了顾正臣到底是为了什么,也清楚他为何不在文书里提到这件事,因为他不想背锅,他想让自己背……

华盖殿。

调任文书是昨日发出,明日便是他们出京时间。

现在不正是如此吗?

顾正臣没必要在功劳文书之外,添加一份主张性的文书送过来,他完全可以安静地等待朝廷的赏赐。

太子妃常氏已是显怀,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见朱标有些急切,含笑揉了揉肚子,轻声说:“顾先生对我们有恩,与我们的孩子有缘,你应该早点去看看他送来了什么消息。”

朱标看了看秦松。

朱元璋在三人临出金陵之前,招来三人,特意叮嘱:“你们三人此番上任地方,务求整肃纪纲,澄清吏治,处事时,毫忽须谨。善虽小为之不已,将为全德;过虽小积之不已,将为大憝……”

沐英见朱标脸色变得凝重,连忙问:“太子,顾先生写了何事?”

沐英愣了下,看了看文书,这里面也没提到什么事啊,句容的事没有提,其他地方的事也没有提,一个人名也没有,不就是一种主张,还能有其他事不成?

朱标安排好内侍与宫内,脚步匆匆走了出去。

可偏偏,他节外生枝了,这一个枝还生得莫名其妙,令人看不懂。

朱标踱步。

同为大明子民,当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将大明子民排在籍贯之前,将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呼吸作为一家人,将同衣、同文、同大明作为一生的骄傲!!

这就是顾正臣的主张。

朱标正在陪着太子妃散步,听闻顾正臣派人来了,便让其入亭中等待。

句容卫千户秦松便带着五份颗粒火药,五份子弹与老式火铳出现在了县衙,顾正臣与秦松交代良久,秦松了然之后,带了两个军士前往金陵。

直接得罪朱元璋是没好果子吃的,他有时候不讲情面,也不看清廉与否,心情不好的时候,很可能会翻旧账,某年谁得罪过自己,现在是时候收拾他了……

顾正臣可没想过直言进谏,那是御史的事,和自己没关系,但苏州府不能再这样搞下去了,否则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又会出现多少流民。

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基础面,更需要百姓有一个基础的保障。

于是,挥毫泼墨,写了两封给朱标的信。

翌日一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