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其他小说>原来大神暗恋我> 32 第三十二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 第三十二章(1 / 2)

这时,长老须菩提领悟如来不时在乞食、穿衣、洗足等平常生活中所示现的佛法。在大众中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合掌恭敬地对佛说:稀有,世尊!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显现在平常生活中,正是如来护念一切菩萨,要付嘱一切菩萨的佛法。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发愿要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辛勤修行,增长智能,发现了如来所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何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如何降伏妄心?”佛说:“问得好!问得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现在仔细听,当为你说明。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发现了如来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同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样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同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样降伏妄心。”“是的,世尊,我们很希望听佛详细地说明。”

【评析】

本章是讲述善现(须菩提)向佛请教的事情。这一段的“关键词”是“善护念”。一念之间,等于一呼一吸的时间,佛教认为这么短的时间内人就会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佛要大家修行,根本就是要“善护念”,也就是要让这些烦恼“住”,要“降伏其心”。此即善现(须菩提)向佛“启请”之所得也。

【原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1,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2,我皆令入无余涅槃3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注释】

1长老须菩提:须菩提是梵语音译,意译为善现、善吉、空生等,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婆罗门种姓,能深入理解佛法的空义,被称为“解空第一”。

2偏袒右肩:印度僧侣披袈裟时偏袒右肩,形成习惯,后世有许多解说,其实可能与印度的气候较热有关。

3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这也是佛教的规矩威仪。

4白佛言:对佛说,白就是说话,白是南北朝时的说法,即道白。

6钵(bo):僧人食具,通常用泥或铁制成,圆形,略扁,小口,平底。

7次第乞已:按顺次挨家挨户乞食。佛乞食是为被乞食者种福,所以不能择贫富,而要按顺序来,即“次第”。

8洗足:佛是光脚乞食的,所以回来要洗足。

9敷座而坐:整理好座位打坐。

【译文】

——看到这个要说抱歉啦,这是非正文,上一章作话提了周五有事请假不更,周六晚六点前替换,抱歉啦

——我们今天今天学习金刚经;-)

【原文】

如是我闻1。一时2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3,千二百五十人4俱。尔时世尊5,食时著衣持钵6,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7,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8已,敷座而坐9。

【注释】

5希有世尊:希有即稀有,这是对佛的赞美。传说佛诞生时就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6如来:与佛、世尊等一样,是称呼佛的一种名号,佛共有十种名号。这里指释迦牟尼。

7阿耨(nou)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最高的智慧觉悟。

8住:停住,守护,即后文所谓的“降伏其心”。

【译文】

我听佛这样说。那时,释迦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众住在一起。到午时该吃饭了,世尊郑重地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在城中按顺序挨门挨户化缘完毕,返回住处,吃完饭,收好袈裟和钵盂,洗净脚,整理好座位,然后打坐。

【评析】

“法会因由”意为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法会召集的原因和背景,“分”相当于现在的“章”、“节”等。第一品讲述了佛是一个平常的人,但在平凡的生活里时时处处在修行,进入境界,穿衣,乞食,吃饭,洗足,敷座,都自然体现乞士的威仪,这就是后来禅宗所谓穿衣吃饭即是道,平常心即是道。

【原文】

时长老须菩提1,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2,右膝着地,合掌恭敬3,而白佛言4:“希有世尊5,如来善护念诸菩萨6,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7,云何应住8,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往,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顾乐欲闻。”

1如是我闻:如是,这样;我闻,我听说。我听佛这样说,表示经中的话都是佛亲口说的,这是为了增加佛经的可信度。

2时:那时。

3大比丘众:比丘是梵语,即受了具足戒的男性僧侣,又名乞士。女性叫比丘尼。

4千二百五十人:释迦牟尼最初有六大弟子,即舍利子、迦叶三兄弟、目连尊者、耶舍长者子;六大弟子又收弟子,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

5世尊:对佛的尊称,所谓佛为三界之尊,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