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三十三章 南洋自古以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三十三章 南洋自古以来(2 / 3)

骑兵奔袭过去倒是可以打杀,但怎么回来就成了一个问题。

说是可以放牧牛羊,游牧着回来,但如果出动的兵马太多,恐怕牛羊吃完了都没回来。

可如果出动的兵马太少,又难以重创科尔沁和黄台吉,这倒是有些麻烦……

“这虎兔墩,倒是挑个近的打啊……”

朱由检有些头疼,在辽东民力没有恢复前,辽东明军可组织不了数万兵马的远征。

这追加一代虽然不能抵消他们对朱由检的仇恨,但最少可以缓和一下。

“殿下、西军都督府和赐田的要求需要驳回吗?”

曹化淳研墨执笔,抬头问了一言,而朱由检沉默后也道:

“可授予沐昌祚西军都督府右参事,至于赐田,如果沐昌祚放弃家丁,则不用开口回收,如果沐昌祚愿意前往陇川和孟艮,齐王府可以出银七两一亩购入赐田。”

“是……”曹化淳应下,随后继续开始回信。

但是沐昌祚要求家丁就不同了,他又希望能住在昆明,又想要在西军都督府有官职,继续镇守云南。

这样的待遇,决定了他完全可以用一千家丁在军中发展自己的人脉关系,说不定等几十年后,云南当地的驻军只知道沐府而不知道朝廷了。

所以、沐府需要的家丁要求,朱由检根本不会同意,除非沐昌祚愿意举家搬迁孟艮府,为大明镇守边疆。

“化淳,帮我写信,回复沐昌祚,除非沐氏愿意举家迁移至孟艮府或者陇川,为大明防备安南或者缅甸,不然家丁一事不用再议。”

“至于勋臣世袭五代……”

“殿下、黔国公希望殿下能把勋臣的世袭提高到五代,万岁知道后也建议提高,您看……”

当从京城赶来的曹化淳开口,朱由检也被拉回到了现实中。

他看了一眼沐昌祚的手书,沐昌祚本人最大的担心和不满还是朱由检对勋臣待遇太苛刻,因此他在信中也小心翼翼的说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些东西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四点。

第一、军屯田可以交出,但沐氏曾经被历代先皇授予的赐田不能交出。

想了想,朱由检还是不准备出兵,因为辽东的明军骑兵暂时没有来回奔袭近两千里的能力。

“叫陆文昭来。”

说了建虏的事情,朱由检也关心起了辽东的事情,因此特意让人去传陆文昭。

最近的陆文昭一直在忙碌西南、西北、南洋各地的情报消息,连贴身跟随朱由检都做不到了。

朱由检倒也理解,因此不怎么让人去打扰他。

明所需的,不过是土司帮助大明抵御敌国进犯的同时,主动承担赋税罢了。

因此、即便大明两百多年以来一直在改土归流,但哪怕接受了改土归流的土司,手中还是掌握着数量不少的兵权。

不过、随着木氏交出兵权,土司一方的兵马数量瞬间消失了十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

不仅如此、木氏土司的兵权交出后不久,滇西北和云南八关等地小土司相继交出兵权的消息便不断传出。

直至四月二十八,元江以西的二十余位小土司相继交出兵权,而马祥麟也按照朱由检的指令,上表他们为地方知府,将俸禄提高到八百两一年。

建虏可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渔猎,而兵马中又有大量的蒙古人帮忙游牧,所以才那么轻松,但这一切明军却没有。

且不说大明的铁骑已经上百年没有去过科尔沁草原北部,不熟悉当地情况。

就算是熟悉,谁又能判断,林丹汗这家伙会不会突然起意来偷袭明军呢?

这家伙在历史上的底子可不干净,一边拿岁贡,一边劫掠边镇的事情没少干。

“继续观察。”

不过就在曹化淳回信的时候,一名锦衣卫却快步走入了会厅,对书房内的朱由检作揖行礼道:

“殿下、朝鲜千户所传来消息,鞑靼部虎兔墩于十日前出兵劫掠科尔沁麾下的豁尔辰部。”

“豁尔辰部虏酋向老奴求援,老奴得知消息后,特命黄台吉于三日前提领建虏、北虏五千余人,向豁尔辰部开拔而去。”

“豁尔辰部?”朱由检听闻消息皱了皱眉,只因为那个地方太远了。

豁尔辰部的放牧地在后世兴安盟、白城之间,距离明军最近的驻地也有近千里。

说到这里、朱由检顿了顿,过了片刻才叹气道:

“罢了、伯爵去爵之后,授正五品骁骑尉,年俸一千五百两。”

朱由检追加了一代,以黔国公府的爵位来说,还可以富贵四代人。

“奴婢领命……”曹化淳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在京城呆着,所以知道京中的勋臣眼下到底是什么态度。

可以说、如果不是皇帝护着,他们对朱由检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

第二、兵权可以交出,但他希望自己和沐启元、以及之后的沐氏子弟可以在西军都督府有官职。

第三、希望将勋臣的世袭提高到五代,因为三代对于勋臣着实苛刻。

第四、希望朱由检能同意沐氏保留一定的家丁,并且继续镇守云南。

这四条消息就是沐昌祚需要的一切,而对此、朱由检自然是有些不高兴的。

他给木增一千家丁的定额,是因为木氏确实需要这一千家丁来保护矿场,毕竟眼下大明的兵马还没有做好对青藏土司改土归流的准备。

算起来、两人已经大半个月没有见过面了,这次正好问一些事。

也是随着朱由检的吩咐,过了

即便他们卸任知府,其子孙依旧世袭正六品云骑尉的武勋虚衔,每年领年俸五百两,待遇维持五代。

这样的官职品级和俸禄,这些小土司都十分满意,而马祥麟也不费吹灰之力的解决了云南三分之一的土司问题。

这样的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朱由检个人还是比较高兴的。

五月十九,坐在书房椅子上的他拿着马祥麟和沐昌祚两人的手书,脸上洋溢着笑意。

如果说马祥麟的手书代表了大明对云南改土归流的初步成功,那么沐昌祚的手书就代表了大明可以开始全面的改土归流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