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二十一章 西北难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二十一章 西北难题(2 / 4)

人也能收复安南。既然朱由检问了他,那自然需要不一样的。对此,朱由检浅浅抿了一口茶,随后才心不在焉的道:“倒是希望先将云贵两广和四川的土司改土归流后再行收复,最好如湖广一般安定。”朱由检一席话,让洪承畴心里明了了一切。先提改土归流,意思就是不希望看到安南还有一支不受朝廷管控的势力。如湖广一般稳定,但湖广为什么能稳定?昔年作乱的古蛮和瑶民怎么都不作乱了?这就是朱由检给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法,洪承畴比谁都清楚,因此他当即作揖道:“殿下放心,下官必然将安南收复,只是若要达到湖广般的安稳,或许要付出不少钱粮……”“钱粮的事情不用你担心,若是你平定的够快,或者下次京察之后,六部能有你的一席。”朱由检忽的开口,但洪承畴面上波澜不惊。“下官当竭心尽力,只待钱粮运抵,殿下军令,便可出兵!”他郑重其事的作揖应下,而朱由检也面色平静的一挥手,示意他退下。洪承畴没有过多说什么,当即便退下了,而朱由检见状也拿起了茶杯,抿了一口茶水。只有陆文昭,他看着朱由检不解询问道:“殿下,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陆文昭的询问,朱由检没有当即回答,而是过了片刻才低沉着眼眸道:“安南的人丁,有些多了……”“如此多的人丁,哪怕夷平郑阮莫武四氏,又能得到多少田地?”“不过……”说到这里,朱由检顿了顿,又继续道:“若是能用这些人来开发南洋倒是也不错。”“殿下、是不是太着急了?今岁毕竟还要支出上千万两银子的赏银、抚恤银,另外还有七百多万两银子的军饷……”陆文昭一脸担心的开口,而朱由检闻言,摸了摸下巴笑道:“事情没有那么快就开始,别的不说、北镇抚司打探南洋的消息就需要不少的时间,兵马调动也需要一年。”“今年和明年还是以维稳为主,只要洪承畴懂得手段,让安南和广西一直有碰撞便足够了。”“至于大军粮草调动,开拔银之类的,那也是后年的事情去了。”说到这里、朱由检看向了书房外的庭院,眺望远处的蓝天白云,心情舒畅不少的同时,也觉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淮北大饥、黄河决口、山东地震、陕北大旱……这些事情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祸、和天灾。如何在接下来的时间,得利用魏忠贤这厮的无脑暴力诬陷手段,来将文臣之中有能力,又抵抗变法的人给解决才行。只要这群家伙死了,剩下的那群臭鱼烂虾不用朱由检自己出手,他们就会被想要投靠自己的文臣给解决。想到这里、朱由检瞥了一眼桌桉上曹化淳让人送来的奏疏。陆文昭看着朱由检的目光,顺着看过去后也开口道:“殿下、有了这群人的加入,之后对付诸党倒是轻松多了。”“墙头草罢了,今日投靠我,明日或许便转头别人去了。”朱由检收回目光道:“眼下无可用之人,暂时用着吧,等燕山的学子成材,到时候就可以清理朝堂了。”重用旧利益集团的人,是无法让朱由检所想的新法持续下去的,必须还是得用燕山学子,才能完成朱由检心中的变法。尤其是在对抗即将到来的小冰河大旱时,这群人会成为拖后退的存在。“去传孙传庭来。”一想到天灾的事情,朱由检便想起了孙传庭。陆文昭见状,命人去传孙传庭去了。自从复辽之战结束,前线的大军也开始陆续撤回了。毕竟前线的补给需要民夫运送,没有了大战,大军留在当地只是白白消耗物资罢了。民夫的民力必须留到开垦和继承田亩上。“殿下、袁布政使求见。”正在朱由检想着的时候,袁应泰突然的求见将他拉回现实:“传”一句话说出,传话的锦衣卫作揖转身离去,随后过了片刻,拿着两本文册的袁应泰便走入了庭院,在门口作揖道:“殿下、辽北和关外等地的田亩数量已经统计好了。”“进来吧。”朱由检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而袁应泰也拿着文册进了书房,将文册交给陆文昭,由他转交朱由检。拿到文册的朱由检,也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开原、铁岭、抚顺、蒲河所等长城以内的地方,有可以直接耕种的田地九十八万余亩,东边关外的新萨尔浒、界凡城、古勒城、建州等地则是有大大小小近六十万亩的田地。也就是说、复辽一战,明军收复了近一百六十万亩田地,加上原来的田地,和当初迁移沉阳百姓去镇江等地开垦的新田地,辽东的耕地已经达到了七百八十多万亩。“灾民都进入辽东了吗?”看着田亩数的文册,朱由检头也不抬的询问,而袁应泰也不愧历史上经常被熊廷弼夸赞的理政能力之名,当即作揖道:“灾民已经全数入辽,眼下辽东共有二百九十七万余口。”“既然都入辽了,那就将他们迁移到辽北和关外,先发辽东本地将士的赏田和抚恤田,随后按照人头平分田亩给灾民。”朱由检合上了文册,一边说一边道:“近三百万人和近八百万亩田地,养辽东十二万大军还是有些吃力,粮食不用担心,御马监的皇店会南粮北调,军饷我也会每年发足,接下来你和熊廷弼要做的,主要还是在修养民生的同时,整顿骑兵来对建虏持续的打击。”“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但也不要轻易深入山中,主要还是对付吾也兀卫的建虏。”“以他们眼下手中的田亩,应该养不活那五六万兵马,估计接下来不是去抢北山女真,就是对外喀尔喀进行掠夺。”“如果两者都不是,那就只有散兵耕种了,不过以老奴的性子,只要他没死,应该不会这么做。”“下官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建虏近半个月都没有行动,下官揣测,恐怕是老奴出了什么事。”袁应泰推测着,而朱由检摇头道:“不管他们有没有行动都不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