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都市言情>干宋> 第495章 立谁为储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5章 立谁为储君?(1 / 3)

后来,李存看在李允炆是李标的嫡长子的份上,只答应李标,可以给李允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刘邦不会治理天下,带兵打仗更是从来都没有赢过,可以说是典型的文不成武不就。

同时,一些反应快的大臣无不感叹李存这手的高明。

李棋其人,吃喝玩乐、琴棋书画、蹴鞠斗鸡样样精通,就是问不成无不就,他就是李存的儿子中最典型的混吃等死类型,而且他本人也没有当皇帝这么高的志向。

——在李存看来,这些大臣蠢是蠢了点,但忠心可嘉,而且不能因此就阻塞了言路。

事实恰恰相反,在放权给臣子的同时,李存还特别注意两个部门的培养:

一个就是台谏部门。

上进了,他们就有竞争。

其实——

而且,李存生活相当不自律,每日仍然保持着夜驭三五女,并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初女的习惯。

但是,你们这些人谁也别想知道我立的皇储到底是谁。

甚至有些大臣进言劝李存向李标学习,勤勉一些。

这样的李允炆无疑得到了大量文官的支持。

千万别忘了,李存可是有数之不尽的儿孙。

可这时,李存却收回了自己的气势,笑着说:“老爱卿年纪大了,站都站不住了,就不要再醉心权力了,还是回家好好做学问去罢。”

关键,李存的这些儿孙充斥在大乾王朝的各个部门,有些还是有兵权的诸侯王,或是更有兵权的一方统军大将。

当然,也有些大臣觉得,李存这样下去,大乾王朝肯定会出事。

有活力,大乾王朝才能发展壮大。

培养这个部门很简单,那就是重用忠直敢谏之臣,像李光、胡铨、陈公辅之流,让他们什么都敢说,无所畏惧。

这也让大乾王朝的一众大臣看到,李存还是原来的李存,还是那个千古

毕竟,谁都不相信,这世上还会再诞生一个李存。

这种情况下,谁极力推动某人为储君,说他其心可诛,一点问题都没有。

还有,皇帝其实做好两个字就可以了,那就是:选择!

而战略即选择。

另一个就是情报部门。

如今,李存宁可搞出一个秘密立储制度,也不听这么多大臣的建议立李允炆为储君。

本来年纪就不小了的胡宪,听了李存这杀气腾腾之言,很快就吓得堆缩在地上。

这就是因为刘邦深谙用人之道,敢于将权力下放,让人才来为自己打江山,让人才来为自己治理江山。

胡宪听言,如蒙大赦,赶紧跪拜道:“谢主隆恩!”

李存此言一出,胡宪立时就汗流浃背!

虽然已经二十来年没正经当过皇帝了,但李存毕竟一直在其位,又是实打实地是从基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再加上还有陈康伯、陈遘等人辅助李存主持朝政。

没用上两天时间,李存就完全接手了大乾王朝的全部权力和其它一切。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自秦汉开始,中国皇家一直延续着嫡长子继承制度。

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压力大了,就有责任。

这要是一些一般没见过世面、或者软弱的皇帝,很可能就会顺势立李允炆为储君了。

一些大臣不无感慨:“陛下到底是陛下,哪怕他二十来年不管朝政,也绝不会被大臣牵着鼻子走的!”

一个皇帝最重要的职责,其实就是镇得住这个王朝,让王朝稳定发展,不出乱子。

还有,选用秘密立储制度也是李存良苦用心,这样一来,李存可以慢慢的考核,期间万一发现自己所选定的继承人有不恰当的举动的话,他还可以随时修改诏书。

大乾王朝肯定会分裂。

李允炆的老师胡宪,很不甘心这么好的李允炆将来不能当皇帝,他出列继续硬推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太孙仁……”

那些极力推李允炆当储君的人顿时就意识到,李允炆只怕是没有机会了。

到时候再想统一起来,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可是现在,李标都驾崩了一个月,李存却一直都没有让李允炆参政的意思。

当年,李存怎么培养皇储李标的,大乾王朝的人全都知道。

另外,有风声传出,就立储君一事,在李标活着的时候,李存和李标曾经开诚布公地深谈过一次。

不然,就是借这些人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逼李存立李允炆为皇储。

李存是快六十岁了。

当然,肯放权给臣子,并不意味着大撒手,什么都不管。

李标致死都没敢忤逆李存的意思,始终没有答应那些攒落他的大臣立李允炆为皇太子,而是老老实实地将此事留给了李存处理。

而文人向来掌握着舆论。

实际上,会当皇帝,皇帝其实很好当。

总之,李存一招就把立皇储的问题给压了下去。

有责任,他们就得上进。

不错。

一众隐隐都有点“逼宫”之势的文武百官万万没料到李存会来这一手。

但无论他们如何处理,其结局都没有大的改变。

相反,到头来还是李存保下了这些连这种话都敢说的忠直之臣。

话说,这些文武百官之所敢这么逼李存立李允炆为皇储,不是因为他们胆肥了,也不是因为他们不畏惧李存这个千古

很多人都担心,李存再重新执掌大乾王朝的皇权以后,会清理李标留下来的老人。

不想,李存却是一个李标一朝的老臣都没有动。

这也从侧方面反应出来,李存并不是留恋这个皇权,实在是,大乾王朝需要李存,李存才回来的。

李存一上手,大乾王朝的一众文武百官,尤其是那些年轻的臣子,很明显就感觉到了李存与李标执政的不同。

简而言之就是,李存敢放权给臣子,能不自己干的事,李存绝不自己干;而李标则跟李存正好相反,喜欢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喜欢事事亲力亲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