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游戏竞技>大明:我穿越成了太祖画像> 第377章 每年!三千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7章 每年!三千万!(1 / 2)

多少?!

朱由检听见这个数瞪着眼瞬间跳了起来。

“三...三千万每年?”

“大明一年军费也才三四千万。”

“太祖,你这是要干啥得花这么多钱。”

“额,又要花钱?”

“多少?”

一听要花钱,朱由检脸上顿时抽了两下。

不由得小声问道。

他总感觉一会太祖会说出个天文数字。

这还没算上那些没上户口的。

这么大的基数下,光读书人就有四千万众。

可见儒家的底蕴有多强了。

“三成听起来是不少,实际上也就那样了。”

“儒家想要抵制,那我们就绕开他们,重新培养新的读书人。”

“咱且问你,这天下是读书人多还是不识字的人多。”

李晨闻言笑了笑,脸色并无变化。

他早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法子。

区区儒家挡不住这大势。

“当然是不识字的多。”

“懂什么叫义务教育吗?那就是朝廷花钱让孩童来上学。”

“不光如此,学校还要负责解决孩童的午饭和晚饭。”

“咱是这么想的,在吏部下设立一个【教育部】。”

“其部门机构将分布到所有州府。”

“县城所属的学校,其教师的工资以及学校的维护费用由各州府负责。”

听着太祖这一笔笔账算过来,朱由检的额头已经开始冒冷汗了。

他总算知道为何要花费这么多钱。

整个大明光县城就有一千四百多个,全靠朝廷拨款建设这价格自然贵的离谱。

“太祖...”

“这光靠收学费怕是没法回本吧。”

“而想要培养新的读书人,就只能从那些读不起书的孩童身上下功夫。”

“咱的想法很简单,让户部牵头,在每个县城建设两座小学。”

“每个小学的建设费用大概在五千两左右。”

“设立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十个班,每个班四十个名额。”

“当然了考虑到有些县城人口不足,有些县城人口众多,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比如江南杭州这些地方,可能一个县城就要建设三到四个小学。”

朱由检认真听着,等到李晨全部说完这才摸着下巴思索了起来。

这个法子听起来是不错,但细想下工程量可一点不小。

几乎是要把全国的私塾全部改一遍。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儒家方面的抵制。

他们明面上肯定不敢说什么,但暗地里必然不会上心。

倒吸了几口冷气,朱由检赶忙问道。

这也太吓人了。

李晨见这货心疼的脸都在抽抽,不由的白了眼。

“头几年的支出可能三千万还打不住。”

“简单来说,想要打破儒家的封锁就必须要培养新的读书人。”

事实证明他想的没错。

只见太祖缓缓伸出三根手指开口道。

“三千万,每年。”

嗯...

嗯!

“现在大明朝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钱。”

“既然有钱那就用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李晨呵呵一笑将改革的方向说了出来。

钱不是万能的,但却能解决这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

儒家这事还不在钱无法解决的范围之内。

“全国所有年轻人中大概只有三成人识字。”

朱由检毫不犹豫的说道。

他早就了解过大明识字率的比例。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觉得这儒家不太好动。

虽然只有三成,但大明朝有近六千万丁,也就是近一万万五千万人。

“他们每年上交的税收将留下一部分作为学校的维护开支。”

“总不能一直靠朝廷养着。”

抹了把额头的汗水。

朱由检搓着手小心翼翼的说道。

虽然是固定开支,但后续维护费加一块可不便宜。

“谁告诉你咱要收学费了?”

“光是建设这些小学朝廷就要支出大概一千五百万两。”

“然后有了小学就得有中学,中学每个县城大概一座,规模要大,每个咱给批款两万,得保证能容纳所属县城所有小学的学员还能有富余。”

“而这又是近三千万的支出。”

“当然了,这些支出是固定的,一次建设完后只需要维护就行。”

“小学六年加初中三年,咱将其称为九年义务教育。”

“太祖,若是儒家的人不配合怎么办。”

“天下私塾大部分都在儒家弟子的手中,想要让他们乖乖听话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朱由检觉得这事好归好,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儒家身上。

天下私塾那可是儒家的根基,只要这些私塾还在教授儒家思想,那儒家就不会灭亡。

“私塾什么的无所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