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初出茅庐(1 / 2)

听到这儿,池妤猛的提步走出茶馆,手中下意识攥了攥荷包中放着的五星珠。

缘由无他,她打小便体寒,身子骨倒是不错。只是三岁时在园中玩时不知招惹了些什么脏东西,回家后三天两头的生大病。家中寻了一道士来瞧,道士掐指一算道她竟是天生八字排盘全阴偏印,便容易见鬼,临走前还让外祖父给她寻一件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随身揣着即可。果不其然,

是了,姑娘其实姓池名妤,年方二八,是一位妄图出门闯荡江湖便真的于三更半夜悄摸摸翻出了池家府邸高墙的奇女子。

奇女子此时正捻着一只刻着梅花凌寒的粉彩茶杯子来回把玩,心底暗暗盘算着接下来该去哪儿瞧瞧。

心念一动,池妤突然想到自己竟从未吃过东边夜市卖的金花团饼和包儿饭,立刻便拿定了主意。这次说什么也势必要前去一探究竟!

不然岂不是白溜出来了。她撇了撇嘴。

往花窗子外瞥了眼,池妤才惊觉已是将近酉时。

此时茶客们都听的入神,连忙催促道快说。

店小二咧着嘴乐了,顺带捞了捞胳膊肘上快滑下去的茶壶子:“诸位莫急,莫急,且听我说。他说的便是…‘如此看来任公您果真如传闻一般正义凛然,丝毫不顾昔日与贤宰同窗情谊。晚辈实属拜服。’”

茶客们恍然大悟,纷纷赞道好一招妙棋,这招真称得上是绵里藏针,话里有话!

邻桌一背着个大竹书篓子的白净书生原是一直侧耳旁听着的,这会也忍不住出声问道:“此为何意?”

“你说此为甚意?”一清脆如黄鹂子的女声突的插入对话,尾音还隐隐闷着笑意似的:“一来当今圣上原就忒烦这帮迂腐的吊书袋子。朝廷各党派向来比居同势,这其中个弯弯绕绕有谁敢出手?”

洪武年间,上至朝廷下至乡县全力实行与民休息政策,重视民生减税减役,不断打压官僚主义及腐败势力分子,稳定国家根基。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明廷政治制度重新洗牌。

洪武十五年四月,圣上下令裁撤仪鸾司与亲军都尉府,改置锦衣卫。锦衣卫横空出世,下设七司,秩正六品,除继承前身职能外还负责监察官员及掌管诏狱行捕之事。

同年六月,圣旨令都察院左御史戚世秉之子戚珩接替毛骧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位,并提至正三品。

洪武十五年九月,锦衣卫增设“异玄司”一部,负责传递情报及处办重大案件。

堪堪变红的斜夕透过镂空檀木窗照在面前有些坑洼的钿云腿细牙茶桌子上,正好将街边路过的个个行人身影显现其上,鼻尖可以轻嗅到残留的茶香以及夕阳带来的阵阵暖意,耳畔听的是外头商贩小摊们吵吵嚷嚷的叫卖声。

是时候走了。

从荷包中随意掏出几个通宝撂在茶桌子上,池妤便起身离座,就在路过门口那桌时倏的听见有人在聊着近日京城内频发的砍头杀人案。

她猜,约莫又是方才的茶客和店小二所言。

说话之人虽刻意压低了嗓音,然穿堂风连通室内外,待到她走到半敞的竹门前依旧能听到模糊的两三个词:“据说那夜…有所不知……极其可怖…血…惨状…异玄司来……”

顿了顿,她又开口:“二来这案想必应由户部转交给其他,然则无论平级或是更往上的各司大抵是无人想往这火坑里跳的。是以任作邕仗着的是以礼而言圣上无法苛责之理,谋的是当个甩手掌柜暂避风头。谁料戚珩恰恰好掐着他意图脱身的点奉承起来,然又圆滑的挑不出一处错。因此这真真儿是让侍郎大人心里有火也没处撒了。”

自这女声接过话茬后,茶客们与店小二都已好奇的往声音源头瞅去,只见那靠里数第三扇镂空檀木花窗子斜倚着位梳着个蚌珠头的姑娘。一语了了,似是注意到打量,那姑娘微微抬了下巴回望过去。嘴角还噙着抹浅笑。

年轻些的茶客们和店小二不禁都红了脸,而年长些的却心觉诧异。

此女容貌姣好,穿着贵气,上身着墨绿色暗花绣缎合领对襟小衫,下身则是一祥云地月宫仙女玉兔纹织金锦马面裙。她含着双翦水秋瞳,笑靥生风时梨涡也捎带着泛起,瞧着倒是一副极好相与的模样,只是说出来的话反倒带着刺头儿似的字字珠玑。

见这姑娘不再开口,茶客们也都转头聊起了别的话题。

新指挥使上任半年期间手段雷厉风行,迅速镇压了河西及嘉峪关等各地大大小小反贼叛乱势力,并查获官吏贪污受贿案零零总总共三十余件。

锦衣卫一时风头正盛,许多朝廷官员乃至皇亲国戚向其纷纷抛去橄榄枝。

———

“这不,原先都以为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谁曾想那日在朝堂之上,那户部侍郎滔滔不绝的扯起定安县丞贪污受贿一事,那可叫一个文过饰非,信口雌黄!又是归咎到人家个仓场总督身上,又是仗着一把老年纪痛哭流涕,敢情儿今个下朝后就要告老还乡的架势。当时据说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戚指挥使就那么轻飘飘的说了一句话,便让任侍郎的脸色顿时变了。诸位猜,此为何话?”

阳春三月,正是柳树抽枝之际,青翠的枝条随清风飘扬着。于京城街头楼畔一茶楼小肆的飞檐下,店小二眉飞色舞的同前来品茶休憩的客人们唠着嗑。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