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女频小说>重生九零之小富即安> 第296章 番外十二(林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6章 番外十二(林庭)(1 / 2)

虽然年岁已高,但林庭和周清的身体还很硬朗。他们享受着悠闲的生活,也享受着儿孙们的孝心和关爱。

谁料,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打乱了他们平静的老年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疫情爆发后,林庭和周清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动态,他们担心在外打拼的儿孙们,他们嘱咐儿孙们要注意防护。

值得一提的是,他偏爱的大女儿,眼光长远,青出于蓝。

她不仅自己趁着房价低,早早地在鹏城安家置业,让一家三口成功落户,还带着哥哥和妹妹也顺利在鹏城找下了根。

最开始,他们老俩口秉承着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思想,没怎么管儿子的家务事,后面发现大孙女的思想好像有了些偏差,于是还是决定亲自引导孙儿孙女们。

每年寒暑假他和妻子都会把孙子孙女们接到鹏城来增长见识,又或者趁着假期回老家去督促孩子们学习。

渐渐的,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成人了,他和周清也慢慢变老了。

等到林慧出师之后,乡里镇上开始流行盖砖瓦房了。他瞄准时机,偷偷和人合伙办了一个预制厂,生产水泥砖、水泥板。

大家只知道林庭是个本事人,供出了四个初中生不说,还花钱把四个孩子都送去跟人学手艺,病逝的老母亲也被他风光大葬。

等孩子该成家了,他又帮着操持儿女的婚事。

当小儿子也结婚后,林庭就做主分了家。

他和周清也总算闲了下来,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

家里老老小小七口人,但是能挣工分的只有林庭两口子,虽然林庭是村里的会计,周清也家里田里一把抓,但家里的条件还是日渐拮据,尤其是林庭坚持让家里所有的孩子都上学。

别人劝林庭,让两个大的别上学校了,留在家里挣工分,林庭咬紧牙关死活不同意。

一有空闲,他就去资县的大舅子所在的煤矿做临时工。

周清也不甘示弱,她在家里打草包、做草鞋,搓炮竹,虽然挣得不多,但也能换取一些生活费用。

虽然日子依旧拮据,但夫妻俩齐心协力,为了这个家努力奋斗着。

半夜切了几块放到瓦罐里,然后拿到黄地主家破败的牛棚里把鸡炖好,悄悄端回去给周清吃,连林母都不知道。

周清接连喝了十天鸡汤,奶水这才充足起来,勉强能把林慧喂饱。

经了这事,夫妻俩的感情变得更好了。但悲伤的是,周清连续怀了两胎,但由于营养不良都被流掉了。

林庭在伤心之余,只能尽量想法子宽慰更加悲伤的妻子以及到处淘换东西把她的身子养好。

随着国家对于经济政策的调整,村里的情况也逐渐开始好转。

人老了,就想着落叶归根。

林庭和周清时常会坐在阳台上怀念起在农村的生活,那里有他们熟悉的土地和乡亲。

大女儿见他们心心念念想回去,于是决定带着他们回到家乡。

女儿女婿将老房子翻新,又开辟了花坛和菜园子,领着老俩口过上宁静的田园生活。

在老家,他们种了一些蔬菜和果树,养了几只鸡鸭。每天早晨,他们会一起去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傍晚时分,他们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西下,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林庭以为未来的日子自己和妻子就会在这个村里终老时,妻子偶然被儿子媳妇气得离家出走,跑去鹏城投奔女儿,自己放心不下,也跟着去了。

他们跟着女儿见识了这座繁华的城市,感受到村里与这里仿佛是两个世界。

他们最初只把自己当做这座城市的过客,只是过来看望久未回家的女儿一家,顺便长长见识。

但女儿女婿的请求以及外孙女可怜巴巴的眼神,让这座城市成为了第二故乡。

慢慢地,林庭和周清开始适应城市的生活,他们学会了使用各种现代设施,也结交了新朋友。在这个新的环境中,他们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等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湘省这个偏僻的农村时,林庭及时抓住报纸和广播上接收到的信息,大着胆子走在致富的道路上。

他夜里打着手电到处抓泥鳅、黄鳝,然后天光就挑着走到镇上,搭客车去市里,卖给那些饭店。

等慢慢地攒下了一些钱,他又开始从乡里收鸡蛋、收腊肉、收菜干,然后跳去市里卖。

一来二去,攒下了不菲的家底。

他见林慧初中毕业后连着复读了两年没考上高中,他又花钱送礼把儿子送去镇上跟着泥水匠身后学手艺。

周清在1966年十一月又怀上了一胎。这一次她尤为注意自己的身体,林庭也上山下河到处摸索,寻找吃食,尽量把她和肚子里的孩子养好。

幸运的是,在第二年秋天,周清生下了他俩的第二个孩子,也是他们的长女。

因为孩子生在秋天,所以林庭给她取名叫做林秋。

大概是盼望已久才得到的孩子,即使林秋是个女孩,但林庭和周清却看得比林慧还重,虽然表面上,两人对待他们兄妹是一视同仁。

接下来五年,周清又生下一儿一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