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游玩(1 / 2)

王珊起初兴致勃勃,一个小时后挂在了爸爸脖子上,不停地喘着粗气,嘴里还哼哼唧唧地说着:“我当不了好汉了!”

林秋戳了戳她的后背,“快别叨叨了,让你爸爸耳朵安静一会儿吧!”

王珊叹了一口气,无助地看着天空,长城也太难爬了。

倒是林庭和周清两个六十多的人,老当益壮,健步如飞地往上走,把他们一家三口甩下不知多远了。

王珊在王修仁背上休息了十来分钟后,就下来了,又咬紧牙关继续向前走。

下午去的是比邻而居的两所最高学府——首都大学和清华大学。

一家人参观了开阔、大气的清华园,又漫步在清雅、宁静的未名湖。羡慕地看着步履匆匆的国之栋梁,静静地感受着最高学府的沉淀与底蕴。

到了最高学府,肯定得拍照留影了。

清华园大门、水木清华、图书馆、燕园、未名湖畔、博雅塔等和他们的身影一起留在了胶卷上。

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回去的路上王珊无知无畏地问道:“妈妈,你觉得我以后是上首都大学比较好还是清华大学比较好?”

“姆妈,就这几张饼干嘛还打包呀?”林秋随意的开口。

周清回答:“我留着下午饿了再吃。”

“这饼有什么好吃的?没一点味。”

林秋是个典型的湘省胃,喜欢重口,完全不理解这寡淡无味的荷叶饼有什么吃头。

“你呀!这才过了几天的好日子就不记得曾经吃过的苦啦?”林庭伸手朝林秋点了点,“这饼要是放到你像珊珊这么大的时候,估计打破头都要抢着吃!”

等烤鸭尝到嘴里后,才明白198一只,一天能卖只的全聚德烤鸭果然名不虚传。

这世界上果然是没有冤大头的。

王珊吃完还意犹未尽,眼巴巴地看着林秋:“妈妈,我还想吃。”

林秋摸了摸她的肚子,“还没吃饱?”

要知道王珊除了烤鸭、炒菜还吃了一碗冒尖的米饭。

林秋一家老小每人手里拿着一只烤红薯吃得喷香。

第四天,一家人打卡了故宫,全家人都被震撼到了。

红墙黄瓦,殿

来首都,当然得吃烤鸭。

而北京烤鸭,当属全聚德最有名。

从毛主席纪念堂出来后,王修仁花了十块钱买了一幅北京旅游地图,又在公交车站台找人打听了,这才领着一家人找到了全聚德。

刚好碰上饭点,店里人声鼎沸,很是热闹。

林秋翻开菜单一看,脸色瞬间变僵,嘴角瞬间压下去。

她其实体力和耐力都还算可以,哪怕是最陡峭的那一段,她虽然是连滚带爬,但最终还是自己上去了。

王修仁在后面紧紧护着她,生怕她跌下来。

等到一家五口顺利登顶会合人时,大家一起靠在城墙上,请其他游客帮忙拍照。

镜头里的大家虽然头发凌乱,但潮红的脸颊和灿烂的笑脸,让一家人光彩夺目。

从城墙上下来的时候,碰到附近的村民在摆摊。

这话一问,全家人都侧过头来看她。

王珊一脸无所畏惧,任由大家打量。

林秋不忍打击她的志向,鼓励道:“这两所大学我觉得都非常好,就看你喜欢哪一所。不过要考上这两所学校可不容易,你得好好加油哦!”

王珊点了点头,“我肯定会努力的!”

旅行的第三天,一家人一大早去爬八达岭长城。

林秋想了想,有些愧疚地低下了头。

这荷叶饼是纯白面做的,放到林秋小时候,那是过年都不一定吃的上的美味。

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日子好过了,餐餐大米饭管够不说,还能餐餐有鱼有肉了,以至于都忘记曾经吃糠咽菜了。

一家五口默默走到前台买了单。

“好了,我们走吧,下午不是还要到处看看?”林庭大步向前,率先走了出去。

王珊手里拿着一张剩下的荷叶饼,小口小口的咬,这模样怎么看怎么可怜。

做爸爸的不忍心了,王修仁看着林秋:“要不,再点半只?反正我们人多,不怕会剩下。”

林秋想着出来一趟也不容易,家里条件也还可以,于是爽快的答应了。

别看半只烤鸭的分量看起来不大,硬把一家人撑得肚皮鼓鼓。

周清还找服务员要了个塑料袋,把剩下的几张荷叶饼打包放到帆布袋里。

王修仁接过一看,也大惊失色。

林庭和周清也凑过去,差点惊呼出声。

要不是服务员就站在一旁,一家人肯定会直接吐槽。

198一只的烤鸭,任谁看了都笑不出来,一只烤鸭够买5只活鸭了。

但来都来了,而且又是期待了许久的老字号,林秋咬咬牙点了一只烤鸭,还点了几样炒菜和五份米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