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其他小说>灼日之矢> 第182章 绥远天空的谍报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绥远天空的谍报战(1 / 2)

小郭笑了下:“今年春天,日本人帮王英组织了伪大汉义军后,给李守信、王英各增加了一部电台。不过很快就被归绥侦察电台搜寻到了所以这两架电台,也落入了归绥的侦听范围。

从破译他们的往来密电中,他们各种阴谋,包括协商进犯绥东的作战计划,归绥参谋部基本上都能掌握,所以每次都能缜密部署,严阵以待。”

“哎呀,小郭你知道这么多,早怎么不告诉我!”邢骁霏跺跺脚,明着是嗔怪,其实也有点高兴。绥远抗战能打到这个程度,晋绥军的侦察电台这么厉害亦是功不可没。背后的大功臣!

应了那句话,成功无幸至!

“在归绥,傅军长的司令部专门的侦察电台就有三部,侦收员六个人。因为德王和日本人使用的密码不同,还要有专门的破译员。”

“对哦!电文是要有密码要破译的。”肥仔听着一阵头大。“晋绥军能做得到吗?”

小郭点头道:“做得到!

像德王,他的电台通讯就比马家军宋哲元的防范意识强不少,电文都使用密码。后来参谋长找来一个有密码破译经验的破译员,叫余子麟。

他与侦收员配合,首先侦听到百灵庙电台呼号MGC蒙政会。由这条线索入手,顺藤摸瓜,很快就摸清了德王的全部无线电通讯网,德王的密码电报,都能侦听破译。”

“这倒也是。俗话说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肥仔点点头:“那后来呢?”

“后来嘛,傅军长尝到了甜头,就成立了专门的侦察电台小组,开始专侦收西北马鸿逵和华北宋哲元电台。

那时候,各家的电台保密性都很差,为了不漏接电报,家家都使用稳定的波长呼号,电报开头好多都用明码:譬如宋主席,或宋军长钧鉴这些,因此一侦听就一个准,很快就能锁定目标电台。”

肥仔微微皱眉:“你们就只侦听马家军和宋主席吗?”

小郭摇头道:“当然不是,之后日本收买了德王李守信,开始操纵蒙政会,想染指绥远。我们的重点就转移到德王身上,主要侦听他们了。

郭静茹架不住肥仔的一再催促,看左右无人,才稍微向他透露了一点,晋绥军无线谍战的皮毛。肥仔当然知道,这也代表了小郭对他的绝对信任。

“绥远上空的谍报战,始于三四年前。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傅军长率部在北平附近参加长城抗战,因为缺乏无线电通讯器材和无线电通讯人才,部队通讯不便,吃了不小的亏。

回到绥远后,傅军长便开始留心无线通讯,在归绥培训了一批专门的报务员,后来,这些人也成为晋绥军无线电通讯骨干。”

邢骁霏听郭静茹说的这么熟络,心想:这其中肯定包括了她自己,当然,小郭能被阎锡山最信赖的五姑娘留在山西,也足以证明她有多么优秀,多半是这些学员中的表表者。

“那日本人的呢?”肥仔赶忙追问。

“一开始做不到,我们侦察电台也经常发现绥远日本特务机关在用无线电通讯,但一开始,就是破获不了他们秘电码。

因为日本人不用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他们用日文的片假名专门编制一套电码,我们的报务员都是晋绥军培训出来的,学的都是摩尔斯电码,对完全不同的日文电码都不知道怎么办。

后来南京军事委员会派来了一个叫黄咸益的报务员,这人精通日语,对日文电码十分熟悉,在他帮助下,归绥的报务员才掌握了日文电码,还有日军无线电的通讯手续和日常用语,现在完全可以抄收日本特务机关的密码电报。”

邢骁霏喜笑颜开,不禁挑起大拇指。:“你刚刚说的这破译两兄弟真的赞。”

德王,是最早有电台的,在归绥和百灵庙各有一部,去年,又在贝子庙、滂江、苏尼特右旗等地增多了三部电台,五个电台电报往来不断。

电报少的时候,绥远局势就平缓,电报多的时候,绥远就紧张。很明显。”

肥仔心里一喜,兴奋又好奇地问:“小郭,那你每天戴着耳机,是不是也能侦听德王他们的电报?”

“偶尔吧,但我这样一个人起不到什么作用,还是要专门的侦听人员,电台才行,”

小郭摇摇头,破碎了肥仔的美梦。

郭静茹对肥仔还是比较信任的,道:“最早一次侦听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当时孙殿英被常委员长任命为青海屯垦督办,军队从察哈尔出发,经绥远草原,前往青海,结果遭当地马家军阻击,双方激战。

当时,傅军长站队马家军,断了孙殿英后路,让他进退两难;而阎主任也收到孙的求救电报,决定为孙殿英军队提供补给,傅军长又是阎主任下属,所以矛盾错综复杂。

这时,傅军长派了一个叫苍一生的报务员,侦听截获了阎主任孙殿英往来电报,掌握了山西支援孙军的确切时间地点,派兵夺取了这批粮饷,孙殿英因此一败涂地,最后山穷水尽,只好把部队交给傅军长收编了。”

邢骁霏笑了笑:“原来第一次谍报战,是傅将军拿来对付阎主任了。”

小郭倒不在意,用很平淡的语气说:“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后来,阎主任知道这件事原因,太原就也开始重视起无线电侦听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