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535章 王继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5章 王继恩(1 / 2)

但是事已至此赵光义也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给赵元佐治病。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赵元佐的病情有所好转。

赵光义非常高兴,认为当初那个儿子又回来了。

于是下令大赦天下,为此还在宫中举办酒宴邀请他所有的儿子参加。

当然,这里不包括还在养病的赵元佐。

其实朝堂上的大臣对此事基本都是心照不宣的态度,所以也没什么人冒头反对。

但是赵元佐这个人性子直啊,在朝堂之上公然为他四叔叫屈。

甚至和赵光义针锋相对,想要让赵光义赦免了赵廷美的罪过。

赵光义怎么可能答应他?于是将赵元佐严厉斥责了一番后赶出了大殿。

谁知道赵元佐的性格过于执拗,导致他钻进牛角尖拔不出来了。

虽然没有被封为太子,但也几乎被赵光义认定为自己的继承人了。

但变故很快就发生了,当时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四弟赵廷美被人诬告谋反。

因为按照赵光义登基时所说的金匮之盟,赵光义死后皇位理应是传给赵廷美才对。

可赵光义又不是傻子,所谓的金匮之盟只不过是他编出来哄骗世人的噱头而已。

他怎么会按照那份谎言的约定乖乖的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呢?

哪知王继恩出宫后径直跑到了赵光义的南府。

这才有了赵光义入宫,继而登基为帝的事情发生。

可以说没有王继恩向赵光义通风报信,赵匡胤的继任者九成就会是赵德芳了。

王继恩因为拥立之功得到赵光义的宠信,自此平步青云从一介太监摇身变成了掌控军事的封疆大吏。

在这期间他虽然强行镇压了川蜀地区的农民起义,但是因为他的残暴行事导致起义从未彻底平息过。

恰在此时赵光义噶了,李皇后让王继恩到中书省给吕端报信。

为了给赵元侃争取时间,吕端果断将王继恩给反锁在了中书省,并让人严密看管。

他本人则是去到宫中会面李皇后,根

赵光义因此也放弃了继续培养赵元佐的打算。

于是他秘密和寇准商量后改立三子赵元侃为太子。

但是二人的生母元德皇后李氏还是更加偏爱赵元佐这个长子的。

王继恩察觉到了这一点。

正因为他和赵元侃素来不睦,又加上他认为一个有精神疾病的皇帝更好掌控。

其中两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久经沙场的武将。

但是让任小天意外的是赵匡胤居然还带了一名太监过来。

怎么?这是觉得赵昀那边的太监不够用了吗?

“朕给你们介绍一下。

这位是朕的石守信将军。

但是赵元佐闻知此事认为自己是被赵光义给放弃了,于是他又犯病了。

他先是将自己灌的大醉,然后把自己的姬妾和侍女关起来放了一把火。

所幸是宫中防备森严,大火很快就被扑灭了。

赵光义大怒,下令将赵元佐贬为庶人。

后来在大臣的苦劝之下才算是饶过了赵元佐,又赦免了他的罪过。

很快就因为这事想不开进而精神失常了。

甚至拿尖刀刺死刺伤了好几名仆人。

赵光义心里那个气啊。

在他看来赵元佐那就是傻。

皇位将来可是你小子的,可你小子居然让朕这个父皇把皇位传给你四叔?

所以赵廷美谋反一事十有八九就是他自导自演出来的一场戏而已。

为的就是用这个谋反的罪名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赵廷美也因为莫须有的谋反之罪被赵光义从堂堂的秦王贬成了小小的涪陵县公。

赵廷美到了封地没多久就因为抑郁成疾死在了那里。

至于其中有没有赵光义的黑手那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王继恩甚至还想要效仿当初赵光义的事情再立新君。

要不是宰相吕端和参知政事寇准,或许还真让王继恩得逞了。

事情还要从赵光义的两个儿子说起。

赵光义的元德皇后共育有两个儿子,长子为赵元佐,嫡三子为赵元侃。

赵元佐自幼聪明伶俐,兼之长相酷似赵光义,自然深得赵光义的宠爱。

心怀鬼胎的王继恩和李氏不谋而合。

二人又私下联络了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人打算拥立赵元佐登基。

后来赵光义病入膏肓进入弥留之际,宰相吕端入宫探望。

可是他居然惊讶的发现后宫只有王继恩和李皇后,不见太子赵元侃的身影。

心知不妙的他立马返回了中书省,让人快马传信给赵元侃让他火速入宫。

这位是殿前都虞候杨信。

这个嘛...是朕的贴身太监王继恩。”

听到王继恩的名字任小天才反应过来。

赵光义之所以能坐上皇位,王继恩这个太监也是功不可没啊。

当年赵匡胤驾崩之后,宋皇后急令王继恩召皇子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