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看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之景泰大帝> 第244章 议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议定(1 / 2)

王直疑惑地抬起头看向朱祁钰,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朱祁钰正色道:“方才朕忘记说了,你这段时间抽空也想想你的治国理念,回头和朕详细说说,这五年时间,你想做哪些事情,如何去做,多久可以做到,都要给朕一份计划,朕也会给爱卿你提一些要求,到时候再详谈。”

“朕是想试试垂拱而治,并非是想搞乱了大明,所以朕不会完全放手,任命之前的查问还是要有的,相信王爱卿可以理解这一点。”

“臣理解,那臣告退了?”王直点点头,问道。

“爱卿回去好好休息吧,朕等着你的好消息。”朱祁钰笑着道。

所以朱祁钰直接便对王直说道:“王爱卿,朕和你交代个实话,朕并不打算让内阁阁员一直掌权,而是五年一换,缺额即补,一方面避免内阁阁员做的时间长了尾大不掉,另一方面也要随时引入新人,替换掉不能任事的老臣。”

“你如今已经七十一了,朕不希望你死在任上,所以朕只打算让你干一届,只有五年。”

“这五年里,朕会任命你为内阁首辅,由你领导内阁,你可以全力施展自己的治国理念,朕会全力支持你,但是五年之后,朕不会再让你继续在朝为官,而会让你回泰和老家养老,给其他有识之人让出位置来。”

王直从没想过朱祁钰居然会对自己如此推心置腹,也没想过朱祁钰敢直接告诉自己只剩下五年的仕途,更没有想过朱祁钰居然对于内阁有这样的设计,他现在脑子里只有朱祁钰那句,五年里,你可以全力施展自己的治国理念,这可是天下文人都梦寐以求的机遇啊。

“臣多谢陛下恩典。”王直现在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对着朱祁钰谢恩。”

分配好了六名阁臣的职责,内阁之事也算是暂时结束了。

不过朱祁钰还是没有放王直离开,而是对王直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既然内阁掌握了朝政的决断,那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对此王直并无异议。

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一份权力对应着一份责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既然进了内阁,那就要对整个大明江山负责,必然是要尽心竭力,学诸葛武侯鞠躬尽瘁的。

但是当王直将自己的见解当做誓言说出来之后,却没有得到朱祁钰的认可。

他此刻的笑容极为灿烂,笑得好像是偷鸡快要得逞的黄鼠狼,亦或是抢到个富家小姐的山大王。

好吧,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朱祁钰要垂拱而治,对于王直来说却是极好的事情。

文臣的春天即将来临。

之后几天,朱祁钰不断召见几位预备阁员和其他朝廷重臣,挨个与他们沟通这件事,取得的结果也很是不错,几乎所有人听到此事,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只有于谦表达了有限的反对,主要还是在太祖那句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的祖制上,因为在于谦看来,内阁阁员权势极大,已经不次于宋朝时候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了,相当于李唐时期的中书令、侍中和尚书省左右仆射,联起手来完全可以架空任意一位皇帝,这必然会因此皇帝与文臣之间的争斗,对天下百姓和朝局稳定都颇为不利。

朱祁钰最终还是说服了他,理由简单且充分,大明不能保证每一任天子都是英明神武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个昏君,但是可

“好了,好了,事情已经说到这里,朕感觉已经足够了,再有什么细节上的问题,咱们遇到了再调整,你先回去休息吧,朕今天给你放假了,不必回衙门办差。”朱祁钰大度地给王直放了一天假,让他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毕竟这位老臣是自己手里唯一的内阁首辅人选,他要是出点意外,自己可就麻爪了。

王直摇摇头,道:“不必,老臣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想请问陛下,不知陛下打算何时发布此诏?”

“这个不急,朕还要和其他几位阁员谈谈,看看他们是否会愿意入阁理政,所以朕打算在年底的大朝会上正式宣布,给新年开个头,让朝局在新的一年能有一个新的局面,这段时间你也要考虑一下吏部尚书继任者的人选问题,挑一个配合起来舒心的,免得你进了内阁之后督管起来麻烦。”朱祁钰正色回答道。

“臣明白了,多谢陛下解惑。”王直点点头,道:“臣告退。”

“等等。”朱祁钰突然开口道。

“王爱卿以为朕将朝政委托给内阁,就是希望你们学诸葛武侯那样累死自己?朕可没有蜀汉怀帝那么昏庸。”朱祁钰不屑道。

蜀汉怀帝就是刘禅刘阿斗,朱祁钰对于这位亡国之君一直颇为鄙视,虽然后世有人洗白刘禅,说即便是刘备死了之后,刘禅还在位四十年,不过仔细研究过历史就知道,公元235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曹魏也一直被各种事情牵扯精力,先是和公孙渊开战,而后曹叡病逝,曹爽与司马懿内斗,直到司马家彻底掌握曹魏大权,方才继续和蜀汉全力开战,一战灭掉了蜀汉政权。

简单说来,刘禅只是运气好,继位之后曹魏内部一直有问题,并没有整合好,没时间搭理他而已。

而且刘禅的用人也是一大问题,虽然后世评价刘禅听话,但是他不会用人也是真的,除了后世的那群资本家,哪里还有人将臣子往死里用的,如果刘禅能早点将蒋琬等人提拔起来分担诸葛亮的工作,相信诸葛亮最起码能再活十年,那时候天下估计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所以,朱祁钰并不赞成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反,他的用人原则是,到岁数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同时也给新人让出位置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看小说网